::::: 首頁 > 討論區 > 本頁 :::::

討論區


把本篇文章推到

論高教教育政策與國家競爭力之關係

一個國家的經濟興衰與榮盛,人才可說是最為主要的功臣,因此我們常說教育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一項工作,換句話說教育政策不僅需要穩定的政策方向,更需要一個前瞻與有遠見的目標管理,這樣培育出來的人才才能在未來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後為這個社會與人民盡一份心力與謀取福利,此項結果可由過去五零年代開始普及推廣的九年國民教育得到印證,其不僅讓所有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的人民享受到過去數百年來所不曾享受的生活,更讓台灣在七零年代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然而回顧過去十年來的教育政策,我們卻發現台灣所生產出來的大學生素質是每況愈下,從九零年代的大學錄取率只有30%不到,到現在幾乎人人都可以唸大學的狀況,也就是說隨著廣設高中大學的政策,升學管道已大為暢通,但由於在質的管控上缺乏適度的把關,加以產業結構轉型,人才培育方式未能適時調整,以致高學歷失業人口急遽攀升。

根據日前人力銀行的調查顯示,企業六成八對學校辦學品質沒信心,而且普遍認為「老牌學校優於新學校」,顯示新近設立的學校,未能促成良性競爭而提升教育品質,反而因為教育普及使得教育品質下降,以量紓解升學壓力的政策確有值得省思之處;這樣的結果更是讓所有企業主在晉用人才時,不僅要考慮台灣大學生是否可用,甚至於得花更多心力去思考該如何重新訓練人才,這表示目前台灣的高教政策實存在許多不合理與盲點所在;基於以上觀點,筆者認為應適度修正目前的高教政策方向,以便培養出更多具有競爭力的大學生,以下三點為筆者之想法與看法:

一、 適度減少大學的數量,建立完整的退場機制:從90年代的百餘家大學,到現在的180幾所大學,台灣的高教市場多了兩倍的學系,卻因少子化讓台灣的大學生入學人數逐年下降,使得過去台灣值得驕傲的大學生素質下滑,此點可從近幾年的大學生畢業就業率發現。筆者建議在擬定未來教育市場政策時,應先妥善處理目前過多的大學院校,建立適當的退場輔導與評鑑機制,必要時可運用補助款項與評鑑制度,讓末段的大學院校得以轉型為其他教育機構,並且適當減少大學入學生人數,同時嚴格要求畢業大學生之素質與水準,以維持適當且具競爭力之大學生。

二、 逐步減少國立大學的補助款:國立與私立大學的差別,應該讓需求市場決定,要讓大學之間的特色有所發展,筆者認為應該在教育補助經費上酌量減少國立與私立大學之間的補助項目,逐年讓各大學經費自主,並且增加其聘任制度的彈性,讓其入讀的學生就其特色來選讀適當的大專院校,讓供需市場去決定其該收納的學生人數與費用,並自由去聘任適當的教育人才,而不是由教育主管機關硬性規定學雜費用與其他相關聘任規定。

三、 培養教學實用合一的職訓制度:台灣目前的就業市場,已逐漸朝向就學與就業一致化的程度,因此筆者建議教育主管機關,在大學生畢業前建立各大學院校與各系所就業的評量機制,讓該學系畢業學生能在畢業時就能擁有一項就業的本領,實踐產學合一、畢業即就業的教育目標,不僅能減少學生在畢業後就業的迷惘時間,更可為企業與公司減少職業訓練的時間,以便讓人才進入公司能無縫接軌,避免時間與資源的浪費。

《禮記》學記篇說:「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教育乃是孕育未來人力的搖籃,是國家競爭力的根本;如何開展大學學生之潛能教育,更被許多先進國家認為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基石,因為高等教育是以培養企業實際應用人力為目標,其素質可主導社會與國家進步為核心,其結果更可推動一個國家現代化為目標導向;沒有良好教育品質與執行力,就沒有現代化國家競爭力;換句話說,高等教育的成敗不僅影響國家命脈,甚至也關係到企業競爭與創新能力。目前台灣高等教育機制的失靈、加上全球化產業結構的轉型、意識形態的迷思、人才培育的僵化,造成人力資源浪費與失業人口遽增等現象,希望透過以上建言,讓台灣的高等教育品質與素質能逐年向上提升,也讓各企業機構能恢復對高等教育院校培育出來的學生,有足夠的信心與信賴度。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

 

於 2012/2/16 23:55:14 發表 | 回應(0)


回應 
尚無回應


Hi ,訪客 會員登入

給個回應

暱稱
電子信箱
回應 
設計 預覽
驗證碼
到頂端↑